2024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
1. 選題背景與意義: 開篇介紹研究領域的現狀,闡述所選課題的重要性。例如,如果研究的是環(huán)保技術,可以提到當前環(huán)境問題的緊迫性,以及新技術對解決這些問題的潛力。
2. 研究目標: 明確指出研究想要達到的目標,如改進現有技術,填補理論空白,或是解決某個具體問題。
3. 研究內容: 具體描述將要進行的研究工作,包括要分析的數據、實驗設計、理論模型構建等。
4. 研究方法: 詳細說明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步驟,比如實驗操作、數據分析技術、理論模型的建立方法等。
5. 預期成果: 預估可能得出的結論或發(fā)現,以及這些成果對學術界或實踐領域的貢獻。
6. 研究計劃與進度: 列出研究的時間表,包括各個階段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以及關鍵里程碑。
7. 參考文獻: 列出相關研究,以證明你對領域的了解,并為你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開頭結尾怎么寫
開頭:
開頭部分應簡潔明了地引入主題,激發(fā)讀者的興趣。例如:“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尋找更有效的環(huán)保技術成為當務之急。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技術,以減少塑料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p>
結尾:
結尾部分不應總結,而是表達對研究的熱情和決心,以及對未來工作的期待。例如:“我們期待這項研究能夠為環(huán)保技術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實證研究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解決全球環(huán)境問題貢獻力量?!?/p>
2024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第一篇 2024論文開題報告1400字
開題報告填寫要求
1.開題報告作為畢業(yè)論文(設計)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1。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yè)論文(設計)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及院、系審查后生效;
2.開題報告內容必須用黑墨水筆工整書寫或按教務處統(tǒng)1設計的電子文檔標準格式(可從教務處網址上下載)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紙上后剪貼,完成后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簽署意見;
3.有關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寫,1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如2024年4月26日或2024-04-26。
4、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的引注標準要參照《韓山師范學院本科生畢業(yè)論文撰寫標準》(韓教字[2024]53號)執(zhí)行
畢業(yè)論文(設計)開題報告
1.本課題的目的及研究意義
研究目的:
張愛玲與電影有過長期親密的接觸,在小說寫作中創(chuàng)造性地化用了電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組合帶有豐富的視像性和表現力。文本以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為切入口,對張愛玲中短篇小說出現的恐怖電影式鏡頭進行解析。試圖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并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研究意義:
本文通過對張愛玲中短篇小說出現的恐怖電影式鏡頭進行解析,試圖在體會張愛玲語言的現代性的基礎上,嘗試性地提出1種獨特的審美方式,從不同的視角解讀張愛玲小說的表現手法。
2.本課題的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表現手法的研究主要從小說的電影畫面感、電影造型、電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張愛玲作品對電影藝術手法的借鑒技巧:
(1)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畫面感:《猶在鏡中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造型:《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
(3)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何文茜);《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傾向》(申載春);《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手法》(張江元);《張愛玲小說對電影手法的借鑒》(屈雅紅)等;
(4)研究張愛玲小說的死亡意識:李祥偉《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識》等
國外研究現狀:
海外研究對張愛玲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1階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標等人對她作品的介紹與評述第2階段1985年至今,輻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華文文學的影響研究分析和評價。1995年9月后,她在美國辭世后,海外學者多運用西方現代文藝理論來剖析。
3.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研究內容:
張愛玲的小說映照了1個陰陽不分、鬼氣森森的世界,恐怖鏡頭繁復繽紛,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擬鬼,她筆下的人物均飄蕩在凄冷荒涼的宿命軌道上。本文嘗試根據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從場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對張愛玲小說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研究、闡釋。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并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較研究的方法,根據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在學術界既有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從張愛玲小說、相關的研究書籍及其評論等出發(fā),分析整理資料,從場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對張愛玲小說當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研究、闡釋。
4.本課題的實行方案、進度及預期效果
方案、進度:
2024年11月2024年2月初:收集資料。重讀作品,確定論文題目,查閱相關資料。
2024年2月2024年3月中旬:在老師的指導下,擬定寫作提綱和開題報告。
2024年3月2024年4月:論文修改。聽取老師意見,撰寫論文初稿,并交指導老師評審。
2024年4月:定稿。
科技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內容
第二篇 市場營銷類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1700字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選題背景
第一階段(1978年以前):中國內地市場對空調的需求量少,洋品牌占據主要地位,這一時期因為歷史原因及社會生產力的制約,國內的空調市場幾乎為空白。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洋品牌。
第二階段(1978年-1997年):春蘭空調成為國內的第一品牌,打破了進口空調品牌的歷史。1997年春蘭在空調市場上的占有率達到%,以円立、三洋等円資品牌大多定位在高端領域市場,占據空調市場份額三分之一。
第三階段(1997年-__年):格力、美的等國產品牌不斷擴張,春蘭的市場份額下滑,円資產品的地位也在逐漸縮小。
第四階段(__年至今):格力、海爾、美的奠定了國內空調品牌的強勢地位,三品牌所占的空調市場份額為55%。其空調品牌的關注度由圖1-1中可見。
格力電器成立于1991年,集研發(fā)、生產等于一體的空調企業(yè),國有控股并且實現了專業(yè)化。__年全年總收入超億元,凈利潤為億元,納稅額為億元,連續(xù)多年在美國《財富》雜志榜上有名。__年上半年營業(yè)總收入為億元,同比增長%;凈利潤為億元,比去年增長%。
格力空調,中國空調產品中唯一的世界名牌,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每年家用空調產量達4000萬臺,商用空調每年產量達550萬臺。截止到__年,其產銷量連續(xù)8年全球領先。如今,格力空調專賣店遍布全國,星羅棋布,國內渠道銷售比重達到公司全部銷售的65%以上,呈現燎原之勢。連續(xù)__年國內市場銷售第一,穩(wěn)坐銷量的第一把交椅。本文在該背景下,對格力電器內銷渠道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研究意義
本文通過對格力電器內銷渠道的分析研究,結合營銷管理中的渠道管理理論,提出能適合中國國情又符合格力電器內銷渠道管理的優(yōu)化方案,以取得渠道競爭中的優(yōu)勢地位。本文的研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國內外學者對營銷渠道的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格力電器的實際運營情況,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營銷渠道控制系統(tǒng),期以指導家電行業(yè)的渠道建設和控制。
第二,將營銷渠道控制理論應用于實際運營當中,解決存在的部分營銷渠道問題,以增強廠家對渠道的控制強度。
第三,將格力電器的內銷渠道作為研究對象,提出正確指導公司實踐的解決方法,希望對相關企業(yè)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本文以格力電器現行的內銷渠道為例,通過對格力電器現有內銷渠道管理體系的研究,找出其問題所在,運用營銷管理中的渠道建設理論,在對格力電器現有的渠道管理體系基礎之上對其進行優(yōu)化,以此來推進格力電器內銷渠道的建設,提高渠道的效率。
格力電器為國內大型的專業(yè)空調制造商,地處廣東珠海市,主要從事:空調器的研發(fā)和生產。格力電器雖然在國內同行業(yè)中處于領先地位,但是目前格力電器內銷渠道上的單一性,嚴重制約了公司的進一步發(fā)展,對公司的銷售量提高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急需要優(yōu)化管理方案。
研究方法
本文以營銷渠道管理、市場學等相關理論為基礎對格力電器的內銷渠道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同時根據研究的結果對格力電器的未來渠道進行規(guī)劃設想。在研究過程中重點釆用了以下方法:
1.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是指基于某種鈕究目的,通過文獻檢閱等方法來研究所需要的材料,以期能夠正確、有效和全面的了解正在進行的研究問題。本文對營銷渠道的理論和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幫助筆者了解了營銷渠道的歷史和現狀,形成了關于營銷渠道的一般印象,為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比較研究方法。比較研究方法作為一種分析方法,是指對比或比較對兩個或者多個對象,找出兩者或多者之間的相似性以及差異性。這里充分利用比較研究,深度剖析了國內家電行業(yè)較為典型的幾種營銷渠道模式,通過格力電器與志高、美的、海爾等多家電器公司的營銷渠道進行比較,對論文提出的優(yōu)化方案的特殊性和科學性進行了研究,以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學性。
本文總體上通過以上幾種研究方法,推導出優(yōu)化格力電器在現有內銷渠道的方案,在此同時又構建了適合格力電器的新型內銷渠道。
研究進度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確定論文題目 20__年__月19日
第二階段:撰寫畢業(yè)論文階段
撰寫論文定稿 20__年3月25日~20__年4月22日。
第三階段:畢業(yè)論文答辯階段 20__年5月30日
指導老師意見及建議:
簽字: 年 月 日
第三篇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說明3700字
開題報告是提高論文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論文工作的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論文開題報告格式說明,和大家一起分享。
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么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干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么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fā)展怎么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么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于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么。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合佛山經濟發(fā)展的趨勢,擬定開發(fā)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fā)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zhàn)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么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yǎng)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yǎng)。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于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準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準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準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于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后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后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啟動,所以最后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fā)的費用,課題組所要占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后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于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開題報告范文
論文題目:淺談小米手機營銷策略
1.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1)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國產手機在眾多消費者看來功能不強大,售后不完善,性能不穩(wěn)定,當大家都在推崇蘋果的時候,小米手機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一直以來對國產手機的看法,小米手機堅持為發(fā)燒而生的設計理念,將全球最頂尖的移動終端技術與元器件運用到每款新品,具有超高的性價比的小米手機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其成功也引發(fā)了人們對其營銷策略的關注。本文通過對小米手機的營銷策略進行較全面的分析,歸納總出小米手機已具備的營銷策略優(yōu)勢和其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對小米手機營銷策略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議。
(2)本課題的研究意義:以產品____傳統(tǒng)營銷理論和品牌塑造方法不能適應在互聯(lián)網通信技術快速成長的現在,傳統(tǒng)的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夠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小米手機在互聯(lián)網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利用特色的營銷策略取得了成功,其成功模式對于處于當今信息時代的傳統(tǒng)國產手機品牌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本課題通過對小米手機的分析和建議為國內其他手機生產廠商提供借鑒,從而有助于大家取長補短,運用有效的營銷策略,促進國產手機的銷量和市場份額的增長。
2.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內研究現狀:國產手機市場一直以來都非常的冷清,絕大部分的人用的都是一些洋品牌的手機。小米手機的出現讓人們眼前一亮,小米手機的成功點在哪里以及其能走多遠的問題也引起了學者們和業(yè)內人士的熱議,如陳志剛的《小米熱的冷思考》就提出小米的營銷方式不得不讓傳統(tǒng)終端廠商和運營商要面對小米模式帶來的一個與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需求的新選擇方案,應用主導的終端定制運營模式將會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運營終端的主要方面。孫永杰《泛濫與變形:小米正在摧毀手機產業(yè)?》卻認為互聯(lián)網的終端運營可能會壓縮本土手機產業(yè)的利潤給外來品牌可乘之機,反而會照成兩敗俱傷的局,他認為互聯(lián)網企業(yè)應該回歸自己的本行在自己擅長的方面上經營和創(chuàng)新才是硬道理。而史燕君在《饑餓營銷:鮮在創(chuàng)新》中分析到小米手機能像蘋果手機一樣使用饑餓營銷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其的創(chuàng)新手段??梢哉f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2)國外研究現狀:小米手機的成功離不開營銷這個版塊,國外的學者對于市場營銷問題和銷售的策略有著自己的見解,如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場營銷》通過認識營銷管理、分析營銷機會、開發(fā)營銷戰(zhàn)略、計劃營銷方案、管理營銷努力五部分分析了營銷方法。美國作家保羅彼得的《消費者行為與營銷戰(zhàn)略》讓我們這些讀者更加堅信消費者分析輪狀模型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它不但能夠將消費者行為方面的知識組織起來,而且有助于理解消費者及制定成功的營銷戰(zhàn)略。內格爾的《定價策略與技巧》從戰(zhàn)略定價的含義、成本對定價策略的影響、贏利性定價的財務分析、消費者和競爭對手對企業(yè)定價策略的影響以及定價策略中的倫理與法律因素等方面探討了贏利性定價的策略與方法等。
3.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1)本課題的研究內容: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小米手機營銷策略,通過對小米手機現行的品牌策略、價格和促銷策略、市場定位、渠道策略等策略進行較全面的分析,歸納總出小米手機已具備的營銷策略優(yōu)勢和其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解決小米手機營銷策略存在問題的一些建議。本課題具體分為四大部分來闡述:1.小米手機現狀 1.1小米手機簡介1.2小米手機營銷現狀2.小米手機營銷策略分析2.1產品策略2.2定價策略2.3銷售渠道策略2.4促銷策略3.小米手機營銷策略中存在的問題3.1產品的不足3.2價格定位不利于以后的發(fā)展3.3銷售渠道覆蓋能力有限3.4促銷方式不足4.對小米手機的發(fā)展建議4.1企業(yè)發(fā)展方面 4.2產品建議方面4.3市場定位建議
(2)本課題的研究方法:綜合分析法、文獻研究法、資料收集法
4.本課題的實行方案、進度及預期效果
實行方案:首先是了解課題,確定研究方向;然后收集相關資料,從圖書館借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章進行閱讀,收集小米相關的資料、論文、文章、報道等,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構思,得出啟發(fā),初步完成開題報告;接著將開題報告交給指導老師進行修改。確定提綱構思后,再次進行資料收集,并提取相關資料中的精華部分,運用文獻研究法、綜合分析法等進行論文的研究和寫作。
進度安排:
(1)20__年12月至20__年2月:開始收集、分析、整理資料,在構思完畢后完成開題報告并上交指導老師審閱和修改。
(2)20__年3月:根據開題報告完成初稿并上交指導老師審閱修改。按指導老師的意見,對初稿進行修改、加工,形成第二稿,上交指導老師審閱和修改。
(3)20__年4月底:翻譯相關英文資料,完善論文格式,完成第二次修改,最終完成定稿。預期效果:力爭完成有質量的論文。本課題經過以上研究,一方面可以讓人們了解小米手機,明白它成功的原因,增強對國產手機的信心。另一方面,讓企業(yè)以此為例,更好的去運用營銷策略。
5.已查閱的參考文獻
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董方雷.有效的分銷渠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3]孫海燕.如何進行產品定價[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4]陳剛.國產手機,尋找失去的榮耀[j].西部論叢,2024年4月
[5]李俊超.小米手機你看不懂[j].it時代周刊,2024年第18期
[6]紀寶成.市場營銷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7]劉振華.小米手機的營銷之道[j].現代營銷,2024年第12期
[8]趙霞,雷軍.確實真小米,絕非偽蘋果[n].中華工商時報,2024年9月9日
[9]李瑩.淺淡智能手機營銷渠道的建設[j].商場現代化,2024年第24期
[10]史燕君.饑餓營銷:鮮在創(chuàng)新[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24年第5期
第四篇 的學士學位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1950字
學生姓名:
所 在:院(系) 音樂學院
專業(yè):音樂學
論文題目:論鋼琴的即興伴奏
研究意義:
開題報告內容應包括課題研究意義、文獻綜述、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進度計劃等.
鋼琴伴奏是一門特殊獨立的學科,也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對于完美表達一個作品的內涵,起到與演唱者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舞臺表演藝術中,由于伴奏要與歌唱者一道共同進入“角色”,因此,必須與歌唱者一同研究作品。只有這樣,才能在舞臺表演時,行腔、換氣, 伴奏者不僅要能“跟”好、“托”好、“帶”好,還能做到準確把握作品的風格處理,作品的內在意境,體會其輕重緩急的特點及樂句呼吸的深淺,敏捷的細微的感情變化,以便作出快速反應,為演唱者展示音樂的烘托,提供豐富音樂的氛圍與再創(chuàng)造,最終與演唱者達到珠聯(lián)璧合,交相輝映的藝術境界。即興伴奏是一門應用的技術,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它除要求具有鋼琴技巧、和聲基礎外,還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旋律分析、判斷能力、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應變能力,能較有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好、設計好織體,并應用到伴奏中去;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應變能力。
文獻綜述:
①劉聰、韓冬 著《鋼琴即興伴奏教程新編》 1999年8月北京第一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②凱斯特萊爾·略林茨著 張瑞、鄒國昌、徐振華 譯 《鍵盤和聲學教程》 __年8月第一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③謝耿、陳雪慧 著《鋼琴即興配彈教程》 __年1月第一版 花城出版社
④立斐嵐 著 《鋼琴伴奏藝術縱橫》 1996年8月北京第一版 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主要內容:
鋼琴伴奏是一門特殊獨立的學科,也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對于完美表達一個作品的內涵,起到與演唱者同等重要的作用。鋼琴伴奏與歌唱兩者就象是鮮花與綠葉,既有各自的特點,又必須有統(tǒng)一的平衡關系,只有處理好這種平衡關系,才會使聲樂教學和聲樂演唱水平得以提高,才會推動聲樂鋼琴伴奏藝術更好地發(fā)展。
現在我們以系列片《共和國之戀》的主題曲《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為例,具體詳細的展開討論,看看鋼琴的即興伴奏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 熟悉、分析歌詞、旋律:
具體分析時要注意旋律的風格、情緒、調式、高潮等方面內容,把握住旋律的內涵,對旋律有總體的了解。
二、 和聲布局:
和聲設計是鋼琴即興伴奏中具有“靈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聲選配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整首旋律伴奏處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我們要根據對旋律的理解及和聲進行原則開始總體布局。
首先進行開始部分、高潮部分、結束部分的和聲安排,注重和聲的功能性及色彩性,安排好半終止及終止式。然后根據和聲進行的規(guī)則及效果安排其他和弦。安排和弦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旋律開始部分以主和弦為主,以強調調式,高潮部分選用不穩(wěn)定和功能性強的和弦、變音和弦,以增加動感。
2、以正三、三度疊置、原位和弦為主、副三、轉位、變音和弦為輔,多用第一、四、五級的連接。
三、選用適合的和聲伴奏織體:
根據旋律的內容、情緒等設計、選擇適當的伴奏織體是即興伴奏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要求伴奏者應掌握各種風格、各種情緒、較多類型的伴奏織體:
⒈抒情優(yōu)美類樂曲,多讓人感到精神放松,顧而常用分解和弦
⒉堅定有力、莊嚴宏偉類樂曲,常用柱式和弦
⒊歡快跳躍、節(jié)奏感強的樂曲,用帶低音的半分解和弦
以上三種形式是伴奏織體的基本形式,常常在伴奏中使用。當然,它還可根據旋律表現之需要進行變化,產生出更多、更適合的音型織體。伴奏音型的使用應統(tǒng)一中求變化。單樂段可只用一種織體,其他曲式可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織體,伴奏音型之間有個對比,會在聽覺上更舒服好聽。
四、 旋律中重點部分的處理:
1、長音地方應進地填空:(a)、把旋律進行加花。(b)、把伴奏音型及和弦進行理復。
2、高潮部分應加強處理:(a)、反向的八度、音階、半音階進行。(b)、根據風格使用震音、琶音等。(c)、選用動感較強的變化和弦、色彩和弦以加強緊張度、烘托氣氛。
3、對前奏、間奏、尾聲進行較細致的處理。
鋼琴即興伴奏的特點正在于“即興”,它是在沒有正譜伴奏的情況下,在較短的時間內為旋律即興編配伴奏織體,要求憑借伴奏者的智慧與靈感在極短的時間內構思出合乎邏輯的伴奏方案,保證演唱的順利進行,有時,靈感橫溢時的鋼琴即興伴奏還能彈奏出比正譜伴奏更有光彩的效果。因此,即興伴奏者對鋼琴演奏技能、基本樂理、和聲學、曲式分析、作曲理論方面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厚實的鍵盤和聲基礎和較好的鋼琴演奏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鋼琴即興伴奏的編配。
進度計劃:
__. 7. 8--__. 7.15 完成論文選題
__. 7.16--__. 8.31 進行資料的收集、閱讀和前期調研
__. 9. 1--__. 9 10 完成畢業(yè)論文任務書
__. 9.11--__.10.20 撰寫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
__.10.21--__.11.19 進行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的審查及開題答辯
__.11.20--__. 1.20 進行課題調研及論文撰寫
__. 1 21--__. 5.10 進行論文評審和修改
__. 5.11--__. 5.31 準備并進行論文答辯
開題人(簽名):
20 年 11月 18日
第五篇 測繪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1550字
一、題目來源背景(現狀、前景)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隨著人類對海洋探索的深入,海洋測繪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能夠進行條帶式全覆蓋測量的多波束測深系統(tǒng),成為海洋測繪新技術的代表之一。多波束聲納技術發(fā)展至今已有40年的歷史,多波束測深儀是當前能高精度高效率探測海底地貌的最好裝備。不同于單波束測深系統(tǒng),多波束測深系統(tǒng)可在測量端面內形成十幾個至上百個測深點,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回向散射強度數據,多波束測深具有全覆蓋、高精度、高密度和高效率的特點,多波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海底地形探測,海底障礙物探測,航道檢測等海洋測繪的各個領域,將會有廣闊的發(fā)展和應用空間。
二、主要研究內容、應用價值、改進及創(chuàng)新
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研究多波束測深儀的原理與一般應用方法,探討多波束外業(yè)測量的實施,針對多波束測量中影響多波束測深的各因素進行分析;介紹多波束測深內業(yè)的數據后處理,分析各個因素對數據精度的影響及改正方法。
應用價值:
(1)介紹了多波束測深儀的基本原理與使用方法
(2)多波束測深儀的校準及安裝
(3)影響多波束測深外業(yè)實施的各個因素
(4)影響勘測數據處理的誤差來源及平差和精度評定方法
(5)展望未來,介紹多波束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
改進及創(chuàng)新: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雖然多波束測深系統(tǒng)有著單波束測深系統(tǒng)所無法比擬的許多優(yōu)點,但是,在某些場合,當多波束測量數據出現一些偏差時,卻比單波束難以識別和判斷,如果這些偏差數據不能夠正確進行辨別和剔除,必將影響多波束的測量質量和數據可靠性。因此,必須對造成數據偏差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這些之中包括外界環(huán)境因素和儀器本身因素。外界環(huán)境因素要視情況而定,儀器本身的精度是大概固定的,本文中就應用水槽法檢驗了多波束的精度,并進行了實驗數據分析。
三、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實驗準備情況
案頭文獻資料研究,案例比較研究,分析歸納法,數據模擬分析法,實證分析法等。
四、進度安排
20__年3月 確定選題收集資料寫開題報告
20__年4月 通過對資料進一步研究撰寫初稿
20__年5月上旬 通過指導老師對論文的意見進行初步修改
20__年5月中旬 通過指導老師的意見進行再次修改
20__年5月下旬 交論文終稿準備進行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外文參考文獻不少于)
丁繼勝 周興華 劉忠臣 張衛(wèi)紅. 多波束測深聲納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j]. 海洋測繪, 1999(8):15-22.
李榮勝. 淺談fansweep20型多波束測深儀的原理及參數設置[c]. //江蘇省測繪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 南京安泰測繪有限公司, 2009:98-102.
[3] 李成剛 王偉偉 閻軍. 傳統(tǒng)多波束與具有相干特點的多波束系統(tǒng)的研究[j]. 海洋測繪, 2007, 27(2):77-80.
[4] 張永昭. 影響多波束測深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c]. //中國航海學會航標專業(yè)委員會測繪學組學術研討會學術交流論文集 , 廣東海事局測繪大隊, 2008:151-155.
[5] 李家彪; 鄭玉龍; 王小波; 吳自銀. 多波束測深及影響精度的主要因素 [j]. 海洋測繪 , 2001(1):26-32.
[6] 董慶亮. 表層聲速對多波束系統(tǒng)測量的影響 [j]. 測繪通報 , 2012(2):7-10.
[7] 潘賢亮; 袁士彬. 聲速對多波束測深的影響及改正方法 [c]. //第九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測繪分論壇)論文集, 上海達華測繪有限公司, 2012:53-56.
[8] 董慶亮; 韓紅旗; 方兆寶; 潘樂; 陳岳英; 路高峰. 聲速剖面改正對多波束測深的影響 [j]. 海洋測繪 , 2007, 27(2):56-58.
[9] 趙君毅; 陽凡林; 劉智敏; 李真; 趙相偉. 多波束測深表層聲速誤差的動態(tài)影響及改正方法 [j]. 測繪科學 , 2010, 35(6):23-25.
[10] 吳自銀; 金翔龍; 鄭玉龍; 李家彪; 余平. 多波束測深邊緣波束誤差的綜合校正 [j].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5, 27(4):88-94.
[11] 郭發(fā)濱; 周興華; 陳義蘭. 多波束測深數據出現失真的因果分析 [j]. 海洋測繪 , 2008, 28(1):59-61.
[12] 胡佳; 李明叁; 孫強. 基于多波束數據的聲速誤差自動改正方法 [j]. 海洋技術, 2010, 29(4):66-69.
[13] 段福樓; 郇慶軍; 王玉峰; 豐啟明; 葛健; 任憲偉. 近海區(qū)域多波束水深測量的水位改正方法 [j]. 海洋測繪 , 2012, 32(4):44-46.
第六篇 機械工程學院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3900字
課題名稱: 理論力學創(chuàng)新應用zme型多功能實驗臺單自由度振動系統(tǒng)的測試
一、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科學和經濟的發(fā)展,人才聘用的市場化,都對畢業(yè)生的實際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培養(yǎng)和訓練畢業(yè)生的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課題研究的基本目的。
機械振動是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實際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也是整個力學中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機械振動指機器或結構物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復運動”。在工程中,存在著很多振動現象。如飛行器與船舶的振動、機床與刀具的振動、各種動力機械的振動等。機械振動降低了機器的動態(tài)精度和性能,機械振動會使機器產生交變載荷,這將導致機器使用壽命的降低甚至釀成災難事故。共振現象是工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共振區(qū)內振動都很強烈,會導致機器或結構過大變形,造成破壞。因此有效地進行振動隔離或減振設計,消除和抑制振動的消極影響,是機械振動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研究機械振動的意義體現在發(fā)展振動理論、防范有害振動和利用有益振動等方面。
機械工業(yè)的技術水平和現代化程度極大地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技術水平?,F代化的工業(yè)、農業(yè)、交通等各個領域的發(fā)展要求設計出性能更好的機械設備,由此導致機械振動力學的發(fā)展和研究。研究機械振動學的理論與方法,解釋機械結構系統(tǒng)中各種復雜運動現象,實現大型復雜裝備振動與噪聲的有效控制,充分利用振動現象,是提升機械裝備性能的重要手段,而機械振動系統(tǒng)測試是研究機械振動的重要手段。
機械振動測試是研究和解決工程技術中許多動力學問題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用來求解機械結構的動力學參數:阻尼、固有頻率等。其目的:一是尋找振源,減少或消除被測量設備和結構所存在的振動;二是測定結構或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特性以便改進結構設計,提高抗震能力。
研究機械振動是防范有害振動的迫切要求。工程中有大量的振動問題需要人們研究、分析和處理,特別是現代機械產品向著高速化、精密化、輕型化、微型化和大型化等方向發(fā)展,使得振動問題更加突出,對防范振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速化的機械產品設計中,為了滿足高速化機械產品的設計質量,動力學分析方法從動態(tài)靜力分析發(fā)展到動力分析和彈性動力分析。例如,汽車的高速化推動了對整車振動和傳動系統(tǒng)振動與噪聲的研究等。在精密加工領域,機械振動是影響加工質量和表面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嚴重時會影響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研究機械振動是振動利用工程的迫切要求。在許多行業(yè),振動機器和儀器已經用來完成各種不同的工藝過程,如成形、篩分、整形、診斷等。電話機、諧振器、各部門使用的各種類型的振動機、醫(yī)療設備中的核磁共振、振動診斷技術等都是對振動原理的實際有利應用。對這些振動現象進行研究,找出其內在規(guī)律,并進行有效的利用,則會對社會產生重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目前振動利用工程學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仍然需要發(fā)展和開拓新的領域。
對機械振動的研究不僅有利于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正因如此,機械振動系統(tǒng)測試實驗在生產和科研等多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控制振動,將振動給人們帶來的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我們了解振動的特性和規(guī)律,對振動進行測試和研究。
許多工程實際振動系統(tǒng)夠可簡化為單自由度振動系統(tǒng)來研究,它是研究復雜振動系統(tǒng)的基礎。進行單自由度振動系統(tǒng)測試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其來研究復雜振動,進行機械或結構的振動分析和振動設計,來控制振動的危害,利用有益的振動,合理利用機械振動特性,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動力機械,造福人類,也是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研究機械力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研究單自由度振動系統(tǒng)振動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前景。
二、國內外機械振動理論的進展概況
(i) 機械振動概述:在機械動力學領域,機械振動理論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許多研究人員己經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有許多成熟的理論技術己經應用到實際中,出現了大量的優(yōu)秀的振動產品及技術成果。如機械表、光導纖維通信技術、醫(yī)用ct、振動診斷技術、振動輸送機、 振動篩、激振器及振動控制技術等。這些產品及技術主要應用于機械制造、地質、能源化工、核工業(yè)、土木建筑、海洋、航空航天、交通運輸以及其它領域和各個技術部門。
對機械振動的研究起始于17世紀60年代對鐘擺微振動機理的探索。在隨后的兩個世紀中,梁和板等結構件的振動是力學界研究的熱門。20世紀初,人們關心的機械振動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何避免共振,因次,研究的重點是機械結構的固有頻率和振型的確定。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電動機、發(fā)電機和汽輪機的出現,高速轉子引起的振動問題變得突出起來。20世紀60年代,線性振動基本理論已經建立起來。20世紀30年代,機械振動的研究開始由線性振動發(fā)展到非線性振動。20世紀下半葉,非線性振動理論得到飛速發(fā)展。到20世紀中葉,線性離散系統(tǒng)的基本理論已經建立起來。20世紀50年代以來,機械振動的研究從規(guī)則的振動發(fā)展到用概率和統(tǒng)計的方法才能描述其規(guī)律的隨機振動。
在最近一個時期,科技工作者對許多非線性振動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定量研究或定性研究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特別是在近30年來,對混沌運動現象的揭示及對其展開的研究工作,被認為是當今科學領域的重大發(fā)現和重要成就之一。此外,隨著自動控制理論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也為多自由度系統(tǒng)的計算和非線性振動系統(tǒng)的研究提供了技術基礎,許多非線性振動問題可以借助數值計算與數值模擬方法予以解決使得非線性振動問題的解法向前推動了一大步。振動理論和實驗技術的發(fā)展,使振動分析成為機械設計中的一種重要工具。信號分析方法,尤其是快速傅立葉變換的出現成為現代振動測試、故障診斷技術的基礎?,F代的振動測試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信號分析方法的出現而發(fā)展起來的。1988年,美國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提出了“軟件即儀器”的概念,開啟了虛擬儀器研究的先河。20世紀60-70年代專家系統(tǒng)出現,其首要目標就是用于基于振動檢測的故障診斷。振動主動控制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期,80年代后已經進入蓬勃發(fā)展階段,不僅取得了豐富的理論研究成果,而且成功應用于航天、土木及車輛結構的振動控制領域。
20世紀以來,迅猛發(fā)展的航空、航天、機械、車輛、船舶、土木、控制、通訊等工業(yè),促使人們對機械、結構、電路中的振動現象進行深入研究。這使得線性時不變系統(tǒng)的振動理論形成了完整體系,非線性振動理論得到了很大發(fā)展,隨機振動、流固耦合振動、振動與噪聲控制、振動測量與系統(tǒng)建模、轉子動力學、包裝動力學等一批分支學科從無到有,形成了廣大工程師可用來解決問題的振動學。
目前,線性振動理論的研究已經很成熟了,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理論體系,為非線性振動,甚至是混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非線性振動的研究工作已取得許多重要成果,并且已經解決了理論上和工程應用方面的諸多問題。但是還有很多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需要對其進行更深的研究。
國內振動研究概況:早在戰(zhàn)國時期《莊子》就已經明確記載了共振現象。20世紀60年代初期,國內學者張阿舟同研究生聯(lián)名發(fā)表《頻率辨》論文,對單自由度粘性阻尼線性系統(tǒng)的各種特性頻率:固有頻率、自然頻率、(位移)振幅共振頻率和加速度振幅共振頻率作了精辟的分析,從理論上澄清了它們各自的含義和特定的界限。
我國學者陳予恕院士是非線性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在中國發(fā)展的主要代表。他和加拿大學者w.langford在1988年提出了c-l方法可求出整個參數空間中的周期解。該方法的理論意義在于:統(tǒng)一了世界文獻對非線性參數激勵系統(tǒng)似乎矛盾的結果,建立起系統(tǒng)分岔解的拓撲結構和系統(tǒng)參數之間的全面聯(lián)系,從而突破了非線性振動理論發(fā)展的瓶頸。
我國學者朱位秋院士在1998年撰寫的專著是當代關于隨機振動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他關于非線性隨機振動的研究構成了一個非線性隨機動力學與控制的hamilton理論體系框架,為解決工程中一系列非線性隨機動力學與控制的關鍵問題提供了一整套全新而有效的理論方法。張廣軍等通過雙穩(wěn)duffing 振子的隨機共振及其矩方程的分岔之間的關系研究了隨機共振的機制。
1999年,我國學者劉世齡、張佑啟、陳樹輝和徐兆四人提出了“強非線性振動的增量諧波平衡法和推廣的攝動方法”。謝建華等建立了兩自由度含間隙振動系統(tǒng)對稱周期碰撞運動的poincare映射方程。張?zhí)靷b等在同步振動系統(tǒng)耦合效應研究中導出了系統(tǒng)形成同步的耦合條件,給出了振動同步系統(tǒng)結構參數設計和選擇的工程方法。
(ii)單自由度振動系統(tǒng):任何一個實際的振動系統(tǒng)都是無限復雜的,為了能對之進行分析,一定要加以簡化,并在簡化的基礎上建立合適的力學模型。在簡化模型中,振動體的位置或形狀只需用一個獨立坐標來描述的系統(tǒng)稱為單自由度系統(tǒng)。
單自由度系統(tǒng)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振動系統(tǒng)。其重要性,一方面在于在很多實際問題都可簡化成一個單自由度系統(tǒng),從而直接利用對這種系統(tǒng)的研究成果來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在于它具有一般振動系統(tǒng)的一些基本特性,是多自由度系統(tǒng)和連續(xù)系統(tǒng)乃至非線性系統(tǒng)振動理論和方法的基礎。在理論分析中,利用它的直觀、簡單,可以把握振動系統(tǒng)的許多基本性質。
以彈簧一質量系統(tǒng)為力學模型,如圖1所示,對研究單自由度系統(tǒng)的振動有著非常普遍的實際意義,因為工程上有許多問題通過簡化,用單自由度系統(tǒng)的振動理論就能得到滿意的結果。而同時對多自由度系統(tǒng)和連續(xù)系統(tǒng)的振動,在特殊坐標系中考察時,顯示出與單自由度系統(tǒng)類似的性態(tài)。因此,揭示單自由度振動系統(tǒng)的規(guī)律、特點,為進一步研究復雜振動系統(tǒng)奠定了基礎。
1.單自由度系統(tǒng)的無阻尼自由振動:是以正弦或余弦函數或統(tǒng)稱為諧波函數表示的,以其靜平衡位置為振動中心的簡諧振動。
式(1)就是無阻尼自由振動的微分方程,是二階常系數線性齊次方程。
第七篇 籃球運動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1900字
一、課題的目的意義:
籃球運動起源于學校,并且在學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濱州學院發(fā)展更為迅速。大學校園籃球運動氛圍濃厚,有很多大學生都受當今籃球運動形勢的影響,喜歡參加籃球運動,為籃球運動在高校的開展提供了深厚的群眾基礎。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規(guī)。而籃球運動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與鍛煉價值,可以起到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作用。
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中還存在著一系列不和諧的場面。而我國籃球科研領域卻極少有針對高校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的深入研究,缺少相關的理論研究和科學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它的發(fā)展。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對高校非體育專業(yè)的發(fā)展現狀,比如學生自身、師資、教學狀況、課外籃球活動狀況、場地設施等方面進行分析,找到制約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發(fā)展的癥結所在,為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提供可能。 本文運用專家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興趣、師資隊伍、教學狀況、場地設施、課余籃球運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fā)展對策與措施,為今后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的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參考依據。
二、文獻綜述(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提出問題,找到研究課題的切入點,附主要參考文獻,約2000字):
劉博在對我國高校開展籃球運動的研究與探討中談到高校的大學生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高校體育事關重大,而籃球運動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強的自身特點,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是校園中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中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自 1998年開展以來,以獨特的魅力迅速把學生、家長和學校融為一體,在大中小學校園內乃至整個社會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使越來越多的人走到籃球場,加入到這一運動中來?;@球運動的進一步普及和開展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學習、提高了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更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胡本東在山東省普通高?;@球選項課教師隊伍的現狀及發(fā)展對策指出籃球選項課師資隊伍建設是決定籃球選項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約著高?;@球教學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統(tǒng)研究籃球選項課教師的現狀,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議,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籃球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又有良好職業(yè)道德的高質量的籃球教師隊伍。
張凌在普通高?;@球選項課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中談到,在籃球選項課的教學中,可適當增加理論課的授課時數,使學生掌握籃球選項課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籃球規(guī)則、裁判法;在籃球選項課理論課中增加健身知識,使學生正確認識籃球選項課的健身價值,對學生進行“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思想教育。
王榮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與對策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項目上要盡可能地符合學生的興趣,對那些場地設施要求不太高、學生又喜歡的運動項目要大力開展,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課外活動的組織內容豐富,適應面要廣。
陸紅在《高校體育場館建設及管理》中提到,體育場地和設施緊張曾是高校普遍面臨的窘況,再加上高校急劇擴招,場館面積卻增長緩慢,設施更新緩慢,而學生們對場館設施的要求卻在不斷地提高。在前不久剛剛公布的“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中,有這樣一組數據,在我國現有的 850080 個體育場地中,教育系統(tǒng)有 558044 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 65.6%。在教育系統(tǒng)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 3.4%,這個比例在龐大的全國大學生數量面前顯得太小。
金勝真在武漢市籃球消費現狀與對策研究中指出籃球消費是指人們?yōu)榱藵M足自身籃球運動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質資料和勞務的,具有社會性質的經濟行為。一定量的經濟支出,不僅是人們參與籃球運動的前提條件,也是籃球消費市場得以發(fā)展、壯大的社會和經濟基礎。
綜上所述:
本文對我國籃球科研領域卻極少有針對高校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的深入研究,缺少相關的理論研究和科學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它的發(fā)展。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對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的發(fā)展現狀,比如學生自身、師資、教學狀況、課外籃球活動狀況、場地設施等方面進行分析,找到制約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發(fā)展的癥結所在,為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提供可能。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和預期目標:
本文運用專家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興趣、師資隊伍、教學狀況、場地設施、課余籃球運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fā)展對策與措施,為今后濱州學院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籃球運動的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參考依據。
四、所需儀器設備、材料情況:
籃球 筆 調查問卷 計算機 等
第八篇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樣本1700字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樣本
論文題目:
姓名:
學 號:
專 業(yè):
指導教師:
填表時間:年月日
開題報告填寫要求
1.開題報告作為畢業(yè)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yè)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審查后生效。
2.學生查閱資料的參考文獻應在及以上(不包括辭典、手冊),開題報告的字數要在1500字左右。
3.開題報告中,首頁中“論文題目”、“姓名”、“專業(yè)”“指導教師”采用小三號加粗字體填寫,其余內容均采用五號宋體填寫。
4.有關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寫,應當按照國標gb/t 7408—94《數據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換、日期和時間表示法》規(guī)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如“2004年9月26日”。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1.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2. 本課題的創(chuàng)新點及解決方法
3.主要研究內容
4.與本課題相關的主要參考文獻(列出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出版年月參考文獻應在及以上)
指導教師意見:(對本課題的深度、廣度及工作量的意見)
開題報告范文 ·英語開題報告范文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會計開題報告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樣本
一、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東風小學特點的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徑。
2)在理論與實踐結合點上,總結合作學習、合作活動、合作生活的案例,促進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師的觀念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培養(yǎng)憂秀教師,促進學校工作。
二、指導思想:
以主體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依據,以學生為本,在“__”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深化主體教育研究,探索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方法、途徑、模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健康地發(fā)展,為未來人才打好素質基礎。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在學科教學中,深化“三學一訓練”教學模式的研究,探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方法、模式。
2、在集體生活和教育活動中,深化“三自椫傅????墓ぷ魎悸罰?芯啃緯裳??哦泳??、韩I髂芰φ耐揪?、方法??
3、在實踐活動中,精選、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活動,形成東風小學必要的活動系例。
四、研究對象:東風小學全體學生
五、研究方法、原則、策略
方法: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之以觀察法和調查法。
原則: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實踐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合作性原則。
策略;全員參與,主題研究,案例教育,滾動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佟岳
組員:全體干部,劉長榮、段景明
2、加強校科研室建設
使教科室成為教育教學的參謀部,教育理論的宣傳站,科研骨干的培訓站,課題的研究中心,指導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發(fā)揮職能作用,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擴展工作。
3、培訓隊伍
1)、學習主體教育理論及有關2 1世紀教育四個支柱的論述,特別是關于合作方面的論述,轉變觀念。
2)、自我總結“__”期間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生活的實例,加以完善,申報自己的研究課題。
4、成立三個子課題組(與主要研究內容相對應),分別課題領導小組成員為組長
合作學習研究組: 張舂旺
合作生活研究組: 王桂芝
合作活動研究組: 德育:范玉霞
藝術:郝文敏
體育:張振義
科技:張春旺
學科:劉學德
學校聘請有關專家做為顧問,以校研究實踐為主,上下結合。
使全體教師都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努力實現方案式的工作計劃,研究式的工作過程,小結式的工作檢查和成果式的工作實效。在整體活動上每學期要進行有主題的研究活動l0次以上。
5、定期進行階段性總結、交流研討。堅持每學期一小結,每學年一總結。全體教師都要圍繞自己的課題進行總結,分學習、生活、活動三個組進行研討,總結推廣典型案例,進
行個案研究。 6、組織教師個人教育思想專題研討活動。 7、完善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申報制度。 (包括案例、論文、小結等)營造一種科研的氛圍。
八、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__、2棗__、12 學習理論,總結:“__”經驗教訓,撰寫文獻綜述和課題論證報告。制定課題方案,成立課題組及子課題組。
第二階段:__、1棗__、1 研究階段,分課題研究,進行階段總結,并評選階段成果。 第三階段:__、2棗__、12 總結推廣階段,分課題完成子課題及總課題的總結報告,提煉課題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申報結題,在校內推廣成功作法。
第九篇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寫作要求8750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畢業(yè)論文
外文名稱
graduation thesis
目錄
1基本要求
2撰寫意義
3論文種類
4論文格式
5組成部分
6寫作步驟
7寫作指導
8注意事項
9六個要點
10開題報告
11裝訂說明
12論文答辯
13選題建議
14評審
15著作權
折疊編輯本段基本要求
寫畢業(yè)論文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從事本專業(yè)工作和進行相關的基本訓練。畢業(yè)論文應反映出作者能夠準確地掌握所學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基本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對所研究的題目有一定的心得體會,論文題目的范圍不宜過寬,一般選擇本學科某一重要問題的一個側面。
畢業(yè)論文的基本教學要求是:
1、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處理數據和信息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3、培養(yǎng)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研究;文獻資料收集、閱讀和整理、使用;提出論點、綜合論證、總結寫作等基本技能。
畢業(yè)論文是畢業(yè)生總結性的獨立作業(yè),是學生運用在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去分析、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過程,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撰寫畢業(yè)論文對于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畢業(yè)論文在進行編寫的過程中,需要經過開題報告、論文編寫、論文上交評定、論文答辯以及論文評分五個過程,其中開題報告是論文進行的最重要的一個過程,也是論文能否進行的一個重要指標。
折疊編輯本段撰寫意義
1.撰寫畢業(yè)論文是檢驗學生在校學習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大學生在畢業(yè)前都必須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撰寫任務。申請學位必須提交相應的學位論文,經答辯通過后,方可取得學位??梢赃@么說,畢業(yè)論文是結束大學學習生活走向社會的一個中介和橋梁。畢業(yè)論文是大學生才華的第一次顯露,是向祖國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報到書。畢業(yè)論文雖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個人的才華,也不一定能對社會直接帶來巨大的效益,對專業(yè)產生開拓性的影響。但是,實踐證明,撰寫畢業(yè)論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保證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過撰寫畢業(yè)論文,提高寫作水平是干部隊伍'四化'建設的需要。___要求,為了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領導班子成員應當逐步實現'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這個'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對干部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學生的寫作水平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在新的歷史時期,無論是提高全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和科學管理方法,還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新人,都要求我們的干部具有較高的寫作能力。在經濟建設中,作為領導人員和機關的辦事人員,要寫指示、通知、總結、調查報告等應用文;要寫說明書、廣告、解說詞等說明文;還要寫科學論文、經濟評論等議論文。在當今信息社會中,信息對于加快經濟發(fā)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發(fā)揮著愈來愈大的作用。寫作是以語言文字為信號,是傳達信息的方式。信息的來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儲存、整理、傳播等等都離不開寫作。
折疊編輯本段論文種類
畢業(yè)論文是學術論文的一種形式,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掌握畢業(yè)論文的寫作規(guī)律和特點,需要對畢業(yè)論文進行分類。由于畢業(yè)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畢業(yè)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畢業(yè)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后三種論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學生可以選擇的論文形式,這里不作介紹。文科大學生一般寫的是理論性論文。理論性論文具體又可分成兩種:一種是以純粹的抽象理論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是嚴密的理論推導和數學運算,有的也涉及實驗與觀測,用以驗證論點的正確性。另一種是以對客觀事物和現象的調查、考察所得觀測資料以及有關文獻資料數據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是對有關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抽象,通過歸納、演繹、類比,提出某種新的理論和新的見解。
按議論的性質不同可以把畢業(yè)論文分為立論文和駁論文。立論性的畢業(yè)論文是指從正面闡述論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論文側重于以立論為主,就屬于立論性論文。立論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嚴密,以理和事實服人。駁論性畢業(yè)論文是指通過反駁別人的論點來樹立自己的論點和主張。如果畢業(yè)論文側重于以駁論為主,批駁某些錯誤的觀點、見解、理論,就屬于駁論性畢業(yè)論文。駁論文除按立論文對論點、論據、論證的要求以外,還要求針鋒相對,據理力爭。
按研究問題的大小不同可以把畢業(yè)論文分為宏觀論文和微觀論文。凡屆國家全局性、帶有普遍性并對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導意義的論文,稱為宏觀論文。它研究的面比較寬廣,具有較大范圍的影響。反之,研究局部性、具體問題的論文,是微觀論文。它對具體工作有指導意義,影響的面窄一些。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畢業(yè)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1.專題型論文。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fā)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如本書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淺析突出工作重點的方法與藝術》一文,從正面論述了突出重點的工作方法的意義、方法和原則,它表明了作者對突出工作重點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論辯型論文。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fā)表見解的一種論文。如《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嗎?》一文,是針對'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的觀點,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駁斥和分析,以論辯的形式闡發(fā)了'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并沒有改變農村集體所有制'的觀點。另外,針對幾種不同意見或社會普遍流行的錯誤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辯駁的論文,也屬于論辯型論文。
3.綜述型論文。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fā)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4.綜合型論文。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如《關于中國民族關系的幾個問題》一文既介紹了研究民族關系史的現狀,又提出了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因此,它是綜合型的論文。
本段論文格式
1.題目: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不同院??赡芤蟛煌?。本??飘厴I(yè)論文一般無需單獨的題目頁,碩博士畢業(yè)論文一般需要單獨的題目頁,展示院校、指導教師、答辯時間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2.版權聲明:一般而言,碩士與博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內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權聲明,獨立成頁。個別本科畢業(yè)論文也有此項。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中文摘要約100-200字(不同院??赡芤蟛煌?。
4.關鍵詞: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不同院??赡芤蟛煌?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之間需要用分號或逗號分開。
5.目錄:寫出目錄,標明頁碼。正文各一級二級標題(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標注更低級標題)、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等。
6.正文:??飘厴I(yè)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學學士畢業(yè)論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碩士論文可能要求在3萬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畢業(yè)論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論、結論三個部分。
①前言(引言)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說明論文寫作的目的、現實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并提出論文的中心論點等。前言要寫得簡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長。
②本論是畢業(yè)論文的主體,包括研究內容與方法、實驗材料、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等。在本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實驗結果,分析問題,論證觀點,盡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③結論是畢業(yè)論文的收尾部分,是圍繞本論所作的結束語。其基本的要點就是總結全文,加深題意。
7.致謝:簡述自己通過做畢業(yè)論文的體會,并應對指導教師和協(xié)助完成論文的有關人員表示謝意。
8.參考文獻:在畢業(yè)論文末尾要列出在論文中參考過的所有專著、論文及其他資料,所列參考文獻可以按文中參考或引證的先后順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則采用相應的哈佛式參考文獻標注而不出現序號)。
9.注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闡述和說明。
10.附錄:對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中。有時也常將個人簡介附于文后。
本段組成部分
畢業(yè)論文是教學科研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學業(yè)成績考核和評定的一種重要方式。畢業(yè)論文的目的在于總結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培養(yǎng)學生具有綜合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的全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解決較為復雜問題的能力并使他們受到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
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yè)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于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也很普遍。如《關于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②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輕易激起讀者的注重。如《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就是單干嗎?》、《商品經濟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③交代內容范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只是對文章內容的范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內容的范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重,以求引起共鳴。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制》、《正確處理中心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系》、《戰(zhàn)后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定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于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如《從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yè)經濟》、《從'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治理體制》、《科技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chuàng)新。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fā)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fā)展戰(zhàn)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lián)系緊密性。
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yè)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jié)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重:
1.準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錄。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于讀者閱讀,也有采用這種方式的。
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里,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摘要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假如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里,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于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容的要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啰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簡要地敘述研究的成果(數據、看法、意見、結論等),對研究手段、方法、過程等均不涉及。畢業(yè)論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關鍵詞
關鍵詞是標示文獻關鍵主題內容,但未經規(guī)范處理的主題詞。它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論文可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詞。
正文
一般來說,學術論文主題的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事實根據(通過本人實際考察所得到的語言、文化、文學、教育、社會、思想等事例或現象)。提出的事實根據要客觀、真實,必要時要注明出處;2.前人的相關論述(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過程、所得結論等)。理論分析中,應將他人的意見、觀點與本人的意見、觀點明確區(qū)分。無論是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他人的成果,都應該注明出處;3.本人的分析、論述和結論等。做到使事實根據、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論述有機地結合,注意其間的邏輯關系。
結論
結論應是畢業(yè)論文的最終的、總體的結論,換句話說,結論應是整篇論文的結局、是整篇論文的歸宿,而不是某一局部問題或某一分支問題的結論,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是該論文結論應當體現作者更深層的認識,且是從全篇論文的全部材料出發(fā),經過推理、判斷、歸納等邏輯分析過程而得到的新的學術總觀念、總見解。 結論可采'結論'等字樣,要求精煉、準確地闡述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或新的見解及其意義和作用,還可提出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和建議。結論應該準確、完整、明確、精練。
該部分的寫作內容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參考文獻
在學術論文后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其目的有三,即:
畢業(yè)論文的撰寫應本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參考文獻中,并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標注形式引用或參考的有關著作和論文,參考文獻應按正文中出現的順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
致謝
按照gb7713-87的規(guī)定,致謝語句可以放在正文后,體現對下列方面致謝: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工作的獎學金基金、合同單位、資助和支持的企業(yè)、組織或個人;協(xié)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其他應感謝的組織和人。在我們的畢業(yè)論文中的致謝里主要感謝導師和對論文工作有直接貢獻及幫助的人士和單位。
附錄
對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為畢業(yè)論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畢業(yè)論文附錄中。例如問卷調查原件、數據、圖表及其說明等。
本段寫作步驟
畢業(yè)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yè)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yè)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應考者的 總結 性獨立作業(yè),目的在于總結 學習 專業(yè)的成果,培養(yǎng)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 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yè)領域的現實問題或 理論 問題進行 科學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yè)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么'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么'不明確,'怎么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yè)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后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yè)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yè)論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 社會 的不斷進步和 發(fā)展 。因此,畢業(yè)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yè)發(fā)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chuàng)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yè)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
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fā)現,去研究。最后,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還有待于豐富、完整和發(fā)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yè)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于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fā)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恒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tài)去完成。最后,要能結合發(fā)揮自己的業(yè)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yè)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fā)揮自己業(yè)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本段寫作指導
(一)主題的寫法
畢業(yè)論文只能有一個主題(不能是幾塊工作拼湊在一起),這個主題要具體到問題的基層(即此問題基本再也無法向更低的層次細分為子問題),而不是問題所屬的領域,更不是問題所在的學科,換言之,研究的主題切忌過大。因為涉及的問題范圍太廣,很難在一本碩士學位論文中完全研究透徹。通常,碩士學位論文應針對某學科領域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價值的研究結論。
(二)題目的寫法
畢業(yè)論文題目應簡明扼要地反映論文工作的主要內容,切忌籠統(tǒng)。由于別人要通過你論文題目中的關鍵詞來檢索你的論文,所以用語精確是非常重要的。論文題目應該是對研究對象的精確具體的描述,這種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研究結論,因此,我們的論文題目不僅應告訴讀者這本論文研究了什么問題,更要告訴讀者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
(三)摘要的寫法
畢業(yè)論文的摘要,是對論文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會根據摘要檢索碩士學位論文,因此摘要應包括:對問題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對使用的方法和研究過程進行的簡要介紹、對研究結論的簡要概括等內容。摘要應具有獨立性、自明性,應是完整的論文。
(四)引言的寫法
畢業(yè)論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幾個部分:1、問題的提出;2、選題背景及意義;3、文獻綜述;4、研究方法;5、論文結構安排。
論文結構安排:介紹本論文的寫作結構安排。
(五)結論的寫法
結論是對論文主要研究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應準確、簡明,完整,有條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論文的意義、目的和工作內容。主要闡述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學術領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同時,要嚴格區(qū)分自己取得的成果與導師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六)字數要求
(1)尾數'0'多的5位以上數字,可以改寫為以萬和億為單位的數。一般情況下不得以十、百、千、十萬、百萬、千萬、十億、百億、千億等作單位(百、千、兆等詞頭除外)。例如:1 800 000可寫成180萬;142 500可寫成14.25萬,不能寫成14萬2千5百;5000字不能寫成5千字。
(2)純小數必須寫出小數點前用以定位的'0'。數值有效位數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應全部寫出。例如:1.500、1.750、2.000不能寫作1.5、1.75、2。
(3)數值的修約按照gb 8170-1987《數值修約規(guī)則》進行,其簡明口訣為'4舍6入5看右,5后有數進上去,尾數為0向左看,左數奇進偶舍棄'。例如:修約到1位小數,12.149修約為12.1;12.169修約為12.2;12.150修約為12.2,12.250修約為12.2。
第十篇 2024大學論文開題報告模板2850字
一、課題的目的與意義
土建類本科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是學校教學計劃的最后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綜合素質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yǎng)效果的全面檢驗;是衡量高等教育和辦學效益的重要評價內容。畢業(yè)設計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所學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專業(yè)課知識和相應技能,解決土木工程設計問題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分析、處理問題的本領。
二、課題發(fā)展現狀和前景展望
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速度很快,辦公樓設計在現階段發(fā)展也很快,每個城市里基本上都有標志性的辦公樓,還有不計其數的中小辦公樓,這些辦公樓的建成筑就了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更使城市的經濟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但是國內外很多專家都發(fā)現,有時候環(huán)境的壓抑可產生工作的壓力,如通風不暢,采光不好,這樣容易降低工作效率,所以工作環(huán)境設計得好的話,可以把很多的問題調節(jié)了,這樣可以大大的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所以如何把辦公樓設計的更好、更合理、更美觀,是當今社會的熱點之一。
辦公建筑作為城市建筑的一種主要類型,在城市的發(fā)展過程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辦公建筑,沿著城市的干道向城市四周展開,從中我們也許可以尋找到城市發(fā)展的文脈和城市發(fā)展的軌跡。同時,在一定意義上,辦公建筑也成為管理者、規(guī)劃者素質的綜合體現。直至今日,我國的經濟形勢,在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伴隨著政府體制改革,進行辦公設計更新的途徑可能有多種多樣,目前主要的方式有固定空間多樣化類型和大空間靈活化類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不斷凸顯,要在進步的前提下合理地解決問題,我所采用的底部框架,上部磚房的建筑結構形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傊际菫榱诉m應多功能現代化的需求,也就是適用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三、課題主要內容和要求
1、設計題目:辦公樓
工程地點:長沙某高校;
設計規(guī)模:總建筑面積:3000~3200m2;
抗震設防烈度:6度;
地質條件:自然地表以下 0.6m內為雜填土和腐殖土;0.6m~4.5m為褐色粘土,地基土承載力設計值取220kpa;4.5m~10m為卵石土層,10m以下為穩(wěn)定的巖石。
建設單位要求:建筑用途為學校行政辦公樓,總層數為3~5層;主要用房包括:門廳,值班室,辦公室,會議室;輔助用房主要包括:接待室,公共衛(wèi)生間,文娛室,陳列室等。
主要技術指標:
門廳:60m2; 接待室2間:30 m2/間;
大會議室2間:150 m2/間; 中會議室(每層均設):60 m2/間;
普通辦公室約30間:15 m2/間; 領導辦公室8間:30 m2/間;
大空間辦公室4間:120 m2/間; 文娛室2間:90 m2/間;
陳列室2間:90 m2/間; 檔案室:150 m2;
儲藏室:50 m2; 圖書閱覽室:150 m2;
值班室:15 m2 樓梯間及公共走道等;
衛(wèi)生間:根據人數計算,每層均設男女衛(wèi)生間。
2、結構形式
本工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樓板可采用現澆或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基礎采用柱下獨立基礎。
3、設計內容及深度要求
3.1.建筑設計
(1)建筑初步設計(方案設計)
繪制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構造的方案草圖。
(2)建筑施工圖設計(繪制施工圖)
嚴格按《建筑制圖標準(gb/t50104-2001)》繪制建筑施工圖,其中手工繪制3-4張,成果形式及要求:建筑設計總說明、總平面圖(1:200)、一層平面圖(1:100~200)、其他層平面圖(1:100~200)、屋頂平面圖(1:100~200)、正立面圖(1:100~200)、側立面圖(1:100~200)、剖面圖1個(1個主樓梯剖面)、節(jié)點詳圖2個(1:10~30檐口、泛水、陽臺扶手等)、門窗表、表現圖、功能分析圖、其他特征平與立面(1:100~200)、單元放大平面圖(1:50;含設施家具布置)。
3.2、結構設計
(1)確定結構方案,合理選型
根據建筑設計、材料供應和施工條件,合理的確定結構方案和結構布置,完成結構布置草圖。
(2)結構計算
在結構布置的基礎上,對現澆連續(xù)梁、板進行計算,并選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及柱下基礎進行結構設計計算(包括確定計算簡圖、荷載計算、內力分析及組合、配筋計算等),須有詳細的設計計算步驟??蚣茉O計計算時,要求分別進行手算和電算,并對兩者的設計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3)結構施工圖繪制及深度要求
結構施工圖按照手算設計計算結果,嚴格按《建筑制圖標準》繪制,其中手工繪制2張,成果形式要求:基礎平面結構布置圖(1:100)、基礎大樣圖(1:20~50)、標準層結構布置圖(1:100)、屋面結構布置圖(1:100)、框架模板配筋圖(1:20~100)、現澆樓梯配筋圖(1:20~50)、現澆雨棚配筋圖(1:20~50)、連續(xù)梁、現澆板配筋圖(1:20~50)。
3.3、施工組織設計
完成施工組織設計和一個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1)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確定施工部署;擬定施工方案;選擇施工方法、施工機械;確定施工順序、步驟,制定施工技術措施。
(2)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分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可選作基礎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計算工程量;選擇施工方法、施工機械;確定施工順序和步驟,制定施工技術措施;分部工程施工平面圖;施工進度計劃編制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對主要材料要編制材料、半成品和零件的消費進度計劃(鋼材、水泥、木材、砌體材料、門窗等)
(3)成果形式及要求
按《建筑制圖標準》繪制: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主體施工階段施工平面圖、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并附說明、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并附說明。
4、計算書內容及格式要求
計算書內容包括中英文摘要、目錄、前言、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結論與思考、致謝、參考文獻等。采用學院的統(tǒng)一格式,要求打印并按要求裝訂成冊。
5、主要參考資料
1、所學教材:房屋建筑學、建筑制圖、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施工技術與組織管理、工程概預算、地基基礎等;
2、圖集:建筑標準圖集、中南地區(qū)標準圖集等;
3、國家現行有關規(guī)范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結構、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建筑制圖標準等。
四、本課題的設計步驟
1、建筑設計
(1)總平面圖 (2)各層平面圖
(3)剖面圖(1~2個) (4)立面圖(1~2個)
(5)節(jié)點詳圖(1~3個) (6)簡要設計說明
2、結構設計
(1)根據房屋基本情況確定結構設計基本參數
(2)進行結構平面布置
(3)手算一榀代表性框架
(3.1)選取計算框架并確定該榀框架在各種作用下的計算簡圖
(3.2)各種荷載工況下的內力計算
豎向荷載(恒、活)作用下的內力計算采用分層法;水平荷載(風、地震)下的內力計算采用d值法。
(3.3)控制截面內力計算、內力組合、抗震組合內力級差調整
(3.4)框架梁、柱截面設計及節(jié)點核心區(qū)截面抗震驗算
(4)基礎設計
(5)樓梯設計
(6)計算機分析與設計
使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研制的pmcad建立結構整體計算模型,對標準層及屋面層樓板進行配筋;
用pk對手算框架進行建模分析,對比分析手算結果和pk結果;
用tat進行結構整體空間分析與設計。
(7)整理計算書,繪制結構施工圖
3、施工組織設計
(1)確定施工方案
(2)編排施工進度計劃,繪制橫道圖
(3)施工現場平面布置
五、進度安排及完成時間
畢業(yè)實習:3周(第1-3周);包括開題報告、實習報告的完成;
建筑設計:3周(第4-8周);其中建筑方案1周、建筑施工圖4周;
結構設計:4周(第9-12周);其中結構方案1周、結構施工圖3周;
施工組織:1周(第13周);
成果整理:2周(第14-15周);
答辯: 1周(第16周)。
第十一篇 職工工資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論文開題報告950字
一、工資管理系統(tǒng)的目的和意義
在中原大化儀表公司是一家省屬大型企業(yè)分支單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該公司下在發(fā)生著日益的變化,職工流動速度在加快,工資增減幅度在加大,員工,職稱,績效評定等信息也隨之越來越多 ,作為工資管理和發(fā)放單靠傳統(tǒng)的手工處理已顯得力不從心,手工發(fā)放需要反復進行抄寫,計算,不僅浪費時間,還常因抄寫不慎出現張冠李戴,或者由于計算疏忽,出現工資發(fā)放錯誤的現象.同時工資的發(fā)放具有較強的時間限制,必須嚴格按照公司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任務.正是這種重復性,規(guī)律性,時間性,使得工資管理的計算機化成為可能.
使用計算機進行工資發(fā)放,不僅能夠保障工資核算無誤,快速輸出,而且還可以利用工資數據庫對有關的各種信息進行統(tǒng)計,服務于上級財務部門的核算與賬務處理.從而提高工資管理發(fā)放的效率,實現企業(yè)員工工資管理的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和自動化.
二、計所達到的要求,技術指標,預計的技術關鍵,技術方案和主要實驗研究情況
1、預計達到的要求:
此系統(tǒng)要求做到設計合理,便于使用,易于操作;界面友好,容錯性高,可在很短的時間內,查找出所需的職工工資資料,提高工作效率.
2、技術指標
(1)開發(fā)環(huán)境:visual fo_pro6.0
(2)運行環(huán)境:windows9_/windows__
3、技術關鍵:
采用fo_pro編程思想,利用其強大而完整的功能開發(fā)這樣一套職工工資管理軟件,其主要技術有:fo_pro數據庫技術,新類的設計與應用,系統(tǒng)容錯性的處理,組合查詢技術的實現等.
4、技術方案和主要實驗研究情況:
(1)開發(fā)職工工資管理系統(tǒng)
(2)職工工資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庫結構設計與實現
(3)職工工資管理系統(tǒng)的具體實現
三、課題研究進展計劃:
9月28號:畢業(yè)設計選題
10月10號:開題報告撰寫
10月19號:對開題報告進行改進
10月29號:對系統(tǒng)整體設計
11月15號:中期報告
12月21號:論文撰寫
12月28號:系統(tǒng)檢查
1月4號: 論文答辯
四、現有在條件,人員(姓名,職稱)及主要設備情況
已有軟件:microsoft visual fo_pro 6.0,win___臺
設計人員:樊利清
主要設備:計算機(intel pentium 4)一臺,激光打印機 一臺
五、參考文獻
(1)開發(fā)使用手冊 人民郵電出版社
(2)數據庫系統(tǒng)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個人電腦實用基礎教程 寧杭出版社
(4)數據庫系統(tǒng)及應用基礎 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
(5)數據結構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6)操作系統(tǒng)工程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六.指導教師評語
成績(滿10分).
第十二篇 英語論文開題報告參考2550字
題目:a corpus-based study on syntactic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china plays a much more important role in world economic system along with the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not only accelerates our country's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promotes the spee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foree_cellent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well. as one ofthe language media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ims to link overseas and domestic economicentities, e_change informatio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deal with business. it plays ane_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requent international trade. it is no e_aggeration to say, businessenglish correspondence is used in every step of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course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has almost e_panded into every university curriculum.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scholars have done researches on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_icon, semantic fields, especially based on corpus. there are two majorlarge-scale corpora on business english. one is nelson's business english corpus (bec for short)accounting for one million words. the other one is poly u business corpora constructed by hong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he poly u business corpora are made up of three comparablecorpora of chinese, english and japanese business te_ts, the majority of which originate from thebusiness and finance sections of newspapers written in those languages, covering news and reportsfrom auditing and accounting to insurance and investments. each of the corpora has more than onemillion words. it is accessible on line for searching key words to see a concordance taken frompoly u business english corpus, which is helpful to students and teachers. it is thus obviously thatbusiness english is quite important so that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from linguistic researchers. ithas been an overriding aim of this project to create a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to help furtherknowledge of an area which so far has been the research topic of many scholars.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is thesis makes a relatively complete study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from theperspective of le_ical grammar theory and syntactic theory. it takes up business englishcorrespondence as its research topic and aims to propose some feasible strategies in businessenglish correspondence writing and teaching. the study e_pected to achieve both theoretical andpractical significanc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is study will introduce a new research method. corpus provides a brand newway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it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intuitive e_periencemethod and turns to the original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in order to provide a firm foundationand data support for language research in various fields. traditional intuitive e_perience methodfocuses on personal e_perience and intuition, manual methods or introspective method whichcould acquire linguistic knowledge only from limited data of language materials. this method ofacquiring linguistic knowledge is not only inefficiency but also more subjective which inevitablyleads a effect on the accuracy of final result. however, corpus-based approach is totally different.corpus can find the target data quickly by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for scientific analysis, and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ity and one-sidedness. thismacroscopic method can carry on a multi-level and all-rounded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 largenumber of real data,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new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search paradigm. italso relies on computer science to achieve its powerful function in language searching, andprovides a new method in linguistic research for the majority of language researchers.
secondly,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le_ical grammar theory could be achieved. language is atool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which inevitably cannot do without meaning e_pression andunderstanding. sinclair broke the previous rules of describing vocabulary and grammar in aseparate way. therefore, a new point of view has been proposed. that is language should bedescribed by using the way combining vocabulary and grammar which opened up a new path forlanguage description based on a corpus. then he proposed le_ical grammar, and believed thatvocabulary and grammar are equally important, in which vocabulary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building the language model. the key aspects about the origin of le_ical grammar and thewholeness of le_is and grammar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ne_t chapter and this study is basedon the theory of le_ical grammar to e_plore the 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fromle_ical and syntactic levels.
thirdly, after a relatively complete study on the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typicalle_ical and syntactic features could be worked out.
fourthly, feasible strategies could be proposed to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writingand teaching.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in this thesis, the study will do some research on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ndmanage to summarize some common syntactic 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basedon le_ical-grammar theory and syntactic theor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i_ parts:
chapter 1, 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concerning the theme of the thesis,including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and theorganization of the whole thesis.
chapter 2, a literature review is provided in this chapter, which gives out an overview of thecorpus linguistics and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it first introduces business englishcorrespondence and corpus linguistics briefly, and then giv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them which are also discussed here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the field that the theory will beapplied to. relevant studies both on corpus linguistics and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realso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each part.
chapter 3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which contains four main parts: principles of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the application in corpus linguistics, le_ical grammar andsyntactic theory. then sinclair's le_ical grammar theory and syntactic theory will be discussed indetail. in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the writer will talk about the paper's feasibility.
chapter 4 addresse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which includes the corpus-based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 the corpus and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study, the proceduresof the study both in relation to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and concordance.
chapter 5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of which le_ical and syntactic features will be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rt. word length, sentence length, wordlist and some other wordfrequency will be lis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chapter 6 draws a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which gives a summary to the whole paper.beside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it also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present study.
2 contents
abstract in chinese
abstract in english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2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broad and at home
2.2 studies based on corpus linguistics abroad and at home
2.3 summary